工作以前一般不太研究偏应用方面的书籍,因为我总感觉这些和成功学脱不开干系。上班之后有了改观,沟通、管理、调研、分析这些软实力对于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多少也会带着看一点。私以为看这些书要避开成功鸡汤类的无用书籍,如果书里出现诸如坚强、幸福等字眼的时候,我就觉得没有什么看的必要了,我需要的是沉淀出方法论,可做迁移的“有用”之书。我最近读了非暴力沟通,从里面汲取到了一些有用的想法。
沟通四要素
非暴力沟通其实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就是四个要素:
1、区分观察和评价
“你这周迟到三次了”是观察,“你是个不守时的人”是评价,沟通中要避开直接对人进行评价,而最好以观察性的语句来代替这一部分。我们实在是太喜欢评价了,这种直接给人脑袋上贴标签的做法实际上是大脑节省精力的方式,我准备后期专门写一篇博文来聊一聊这个事情。
沟通的时候评价对方一般会带来两种后果,屈从或对抗,都不利于我们的良好沟通。但这里要注意,评价和价值判断是两码事,减少评价是回避冲突,这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价值判断,我的理解是我们可以对沟通者性格进行简单的判断,这有助于我们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但请不要把你的判断说出来。
2、区分感受和想法
“我很难过”是感受,“我觉得你的行为让我很难过”是想法,沟通中也要尽力避免表达想法,而要尝试抒发感受。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我觉得这里的想法是狭义上的想法,不包含需要和请求等要素,要注意区分。
关于这一点我挺感慨的,在中国儒家文化影响下,尤其是中国男人,不太会用语言精准表达自己的感受,想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很少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出自己的情绪在我看来都快变成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一点周边绝大多数的男性都和我差不多。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下,优秀的男人就应该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随意释放情绪都被视为不成熟的表现,而说出自己的负面情绪往往被视为示弱,我认为这是传统价值观对男人的束缚。实际上你不表达出你的情绪,别人大多数时候是难以体察到的,而直接说出来(我这里强调的是说,不是表现),彼此能及时交换双方的感受,更有助于良好沟通的开展。
3、需要
所有的情绪和感受的背后是需要,人沟通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哪怕是闲聊背后也有打发时间的需要,而我们常常在沟通中忽视了需要。据我观察,男性的沟通模式一般是观察+评价,女性的沟通模式一般是感受+评价,两者都包含上文中提到的沟通不和谐因素——评价,且都缺少“需要”这一元素,这就会导致我们专注于沟通的过程而忽视了目的。
“你总不回家,我很难过”和“你总不回家,我很难过,我需要陪伴”这两种表达方式看着差不多,可在沟通中给人的感受却截然不同。前者会给人以指责的感觉,有可能会陷入互相推脱的局面,而后者的重心在于“我”的需要,我和你沟通是为了解决问题,满足我被陪伴的需要。永远要记住的是,我们沟通是为了满足需要,不是为了评价与指责对方。
4、请求
表达完需要之后,就要提出自己的请求。这里要注意的是要用清楚的语言表达,避免模糊和抽象,并且要提出正向的请求,即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而不是我们不希望他们做什么。
总结
我认为非暴力沟通的难点在于如何抑制住评价的欲望,如何勇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如何清晰表述自己的需要和请求。我们处于中国文化当中,运用非暴力沟通还需要考虑我们特定的文化心理,在实际情境下,我们也不必机械地按照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模板进行沟通,这样难免显得很啰嗦,而且我认为此套沟通方式更适用于产生矛盾和需要谈判的时候,毕竟聊天和沟通还是有差别的。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