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写博客没什么素材了,于是我加入了同城读书会,希望通过阅读,并与人沟通交流,获得一些写作灵感,我准备专门做一个专题,聚合这一系列的博文。
第一次参加的活动是《悉达多》主题的读书会,讲实话这种偏哲学类型的书我一般是不看的,因为我的性格特质就是偏爱逻辑分析,探究真理和规律。而深入到此类书籍的研究中,对于intp类型的人来说可能会让本就薄弱的执行力变得更若有若无,最终变成一滩清醒的烂泥,我认为这是很可怖的事情。
自此我更希望能产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非让那些虚无缥缈的想法萦绕在我的脑海,这或许也是我写博客的初衷之一。因此,我也就更倾向于摄入技能类知识,这会让我感觉与这个世界能产生牢固的链接。
看完《悉达多》,我最深切的感觉就是好像懂了点什么,但好像啥也没懂,我试图总结为这是一个悉达多穷极一生,经历世间百态,向内探寻阿特曼的故事。
何为阿特曼
黑塞在写此书的时注入了不少印度哲学的思想,阿特曼这个我乍一看像是奥特曼的词,也在文中出现了多次,那么什么是阿特曼呢?结合书中语境我猜测为“本我”。查询资料之后我发现已经很接近了。
在印度哲学中,“阿特曼”一般具有“我”、“自我”、“纯我”、“命我”、“神我”、“灵魂“以及“意识”等意义,广森林奥义》说:“它位于一切存在中,居于一切存在,没有什么能认识它,它的身体就是一切存在,它从内部控制一切存在,它是你的自我,是内部的控制者,不朽者。”商羯罗在《迦塔奥义疏》中也说:“阿特曼恒常不变、无时不在、无所不住,是体验和认知客体的主体。”
这其实就已经有一种玄而又玄的味道了,借用《悉达多》里的话来说,真理用语言或者文字描述出来永远是片面的,我们只能不断去接近真理。显然,这里的“我”是一种绝对的、超验的精神实在,深邃难言,常存不灭,世间的一切名言概念都不足以概括和阐述它的真实本性。
我感觉很多宗教、哲学上的概念都有点像数学上的无穷集合,试图描述,理解这些概念就像是不断罗列其间元素、子集的过程。如果真的觉悟了其间道理,那么也就像书中的悉达多一样成为了觉者,即佛陀。
为何寻找阿特曼
这是读书会中抛出的问题,这里指的悉达多贵为婆罗门,物质条件优渥,为什么要放弃这一切,去追寻心中的阿特曼呢?其间有一位书友提出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这个我还蛮熟的,从产品设计角度,也要去满足人的一个或多个需求层次,从而实现盈利,这是需求分析中经典的模型。
我认为这很好地从理论层面上解释了这一问题,悉达多在满足了生理、安全等低级需求之后,去满足自我实现的高级需求,即寻找阿特曼。
但这并没有解释悉达多为什么要舍弃一切物质条件,以至于成为一个沙门,马斯洛后来补充在人的高级需要产生以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的满足就可以了,富足与觉悟应该构成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即穷人也可觉悟。至于悉达多遁入沙门,几次复归贫穷,是体悟世间百态的需要,而这反复出世与入世,是觉悟的必经之路。
如何寻找阿特曼
悉达多离开家庭,在林中沙门学习了三年,学会了思考、等待和斋戒。在这过程中,他聆听了乔达摩的教诲,却没有皈依佛陀,因为他认识到法义中找不到成为佛陀的方法。后来他投入滚滚红尘,与名妓迦摩罗学习爱情,向富商迦摩施瓦弥学习做生意。最后他意识到灵魂逐渐荒芜,便找到当年渡他过河的船夫瓦耶迪瓦,成为一名摆渡人。
悉达多不断践行“体验->思考->体验”这一行为流程,他意识到知识可以传授,而智慧只能自己体悟。全书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句话,我觉得《悉达多》的翻译水平是很高的,这里没有用感悟而是用体悟。在我眼里,这两个词的差别相当之大,我读完了这本书并输出了一篇博文,我可以说我有了些许感悟,但这并不影响我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困境还会感到痛苦,因为我只是和书中人物有了共情,从他的经历中抽象出一些所谓的人生道理。
而只有经历过心理上和生理上真正的体验才能称之为体悟,也就是说我不仅能口头表达道理,还要用身体去经历一番没有践行此道理导致的悲伤、痛苦、折磨才算一个完整的体悟过程,至此这个道理才真正属于你。
“人类从历史上学到的经验就是什么也没学到”其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皓首穷经只能获得知识上的完备,知行合一方可走上智慧的坦途。
悉达多和他的朋友乔文达在寻找阿特曼的过程中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这其实有点像那桩神秀跟六祖慧能的禅宗公案。从境界论,“本来无一物”确实高过“时时勤拂拭”,前者更贴近禅宗空的真谛,但我并不觉得两人的修行方法有什么高低之分。
人皆有根器不同,顿悟和渐悟是两种不同的修行方法,如悉达多与慧能或许更天赋异禀,能一朝开悟,但对于我等普通人,渐悟更有学习价值。拂拭便是减损习性,习性减损到一定程度,方能见到本性,甚至处于本性的状态。悟自然是顿悟,只是习性重的人需要修行减损习性,才能慢慢到本性的境界。如道德经所写,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没到顿悟的状态想要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同样只知道按形式苦修不得真道也是修不成的。
河流几解
《悉达多》的副标题为一首印度的诗,全书的文字细腻而富有诗意,也如诗一般暗藏玄机。如最终开示悉达多的瓦耶迪瓦是一名摆渡人,释迦牟尼的俗名乔达摩·悉达多拆开就是书中的佛陀和主人公。
我认为最难理解的就是书中河流的象征意义,我自己想到了一些,读书会的伙伴们又帮我补充了一些,我想有以下三点:
- 世俗众生
从书中“他看见许多旁人的脸,长长一队。他看见一条奔腾的面孔之河。成百上千张脸生成、寂灭,又同时存在、展现······”很容易看出来,悉达多从河流中众生百态,七情六欲中悟道。
- 苦海
众生沈沦于三界之苦恼中,渺无边际,犹如沉没于大海而难以出离,悉达多多次困苦之际,都是由摆渡人为他指引迷津,悉达多觉悟后,亦是成为了摆渡人助众生脱离苦海。
- 轮回
这个我真没想到,后来是书友以水的物态变换为切入点,即河中水奔流不息,蒸腾化雾,成雨归河。儿子逃离悉达多和当年他毅然离开自己的父亲如出一辙,佛陀与船夫逝去,悉达多也获得了觉悟。正如船夫所说,一切都会重来,世间万物轮回不止。
结语
写完这篇之后想了很多,脑子里昏昏沉沉的,看见窗边的梧桐永恒不变地摇晃着枝桠,有一种回归现实的幸福感。就拿莎士比亚的话作结,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
参考文档
【1】成建华.“阿特曼”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其哲学内涵[J].哲学研究,2001(07):41-46.
【2】姚卫群.古印度主要哲学经典中的“我”的观念[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06):9-16.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