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前,我妹问我,这个成绩还能上高中吗?我看着她模考486分的成绩条沉默不语,我心想难了,离中考就一个多月,时间如此紧迫,高中估计是没戏了。当然这话我自然不能说出口,我宽慰说基础分我们都尽力拿到手,每科多拿个七八分,最后咱们说不定就压线了(历年普高线在530-545之间)。
冲刺最后一百天
我从初三下学期才开始意识到我妹上高中可能比较困难,大多数家长也往往都是临了升学考才意识到自家小孩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这才到处“求医问药”,甚至病急乱投医,迷信各种名师的考前冲刺课程。
之前我除了偶尔给我妹一些学习建议,解答一些问题,对她的学习情况并不是很关注。我认为她的学习情况是她自己和父母应该关心的事情,和我其实关系不大。
我的父母一方面常年忙于做生意,没有那么多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另一方面教育水平也有限,没办法给予太多帮助,所能做到的就是花钱给孩子补课。
这方面在我读书那会我就意识到了,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指导心有余而力不足,但能做到对教育方面的经济支持有求必应,所以我当年每每遇到择校、选课、选专业这类抉择性的问题的时候,都得尽力靠自己把握人生的方向。
我妹不是一个独立自主性很强的人,在她这个人生的关键节点,我意识到我得帮她一把,那天我记得很清楚,距离中考还有118天,我找她聊了聊学习的事情。首先明确了提分先从考的最不理想的科目开始,毕竟上升空间比较大,性价比也高,拿着成绩单分析了半天,决定先拿历史当突破口。
破防的开始
中考历史满分60,开卷考试,当时我妹只能考35左右。在我看来历史这种文科类科目,花时间多记多背,分数提升比较容易,哪怕考前抱佛脚也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还能为我们增长信心,想学个历史有什么难的呢?
我先考察了我妹关于历史的掌握情况,发现问她一些历史事件和书本内容链接不上,回答的比较模糊,再翻开她的历史课本,要么是没记笔记,要么笔记乱七八糟,根本没啥帮助,而这种开卷考试,书本笔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你是否能快速检索到信息。
我认为找到了症结所在,我买了初中阶段的全套历史课本和知识清单,要求她对着知识清单和旧书,重新在新课本上进行勾画重点,避免像原先一段文本中圈画重点超过了正文一半的篇幅,主次不明确;同时将诸如影响、原因等内容摘抄在对应的正文旁边,而不是记的到处都是;接着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兼带着记忆课本内容,达到能回答任意历史事件的主要人物,大致内容,大致时间点,并要能做到5秒钟内快速在课本上翻到对应章节内容;当一本书的笔记整理完毕后,我会提问检查掌握情况,并对历史整理笔记进行抽查。
我心想这一套流程下来,历史成绩一定能大幅度提高了吧,在考试前我又检查了一遍我妹的掌握情况,确信她已经达到我的标准,我对后面的考试充满信心,要求不高,至少能考42分了吧。
模考成绩出来了,32分,刷新了历史的最低分。说实话那一瞬间我破防了,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文科开卷科目,在进行了大量背诵整理工作之后,成绩反而下滑了。如果是数理化我完全可以理解,这些学科对天赋要求稍高一些,而且存在成绩波动,但我觉得初中历史不应该。
复盘是直面痛苦的必由路
考的再差,也得面对,而且我也很好奇到底是出了哪些问题,于是我们对试卷做了系统的复盘。我发现选择题是重灾区,而答案往往在最后两个排除项中选错,问答题虽然对应的历史事件能确定,但答非所问。
我经过沟通之后,我妹告诉我很多题目都读不懂,我意识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她对于文本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比较弱,但这又是没法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的,这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熟悉了课本又怎么样呢?题目一灵活又是百搭。
我忽然回想起我妹一直以来最大的爱好就是刷短视频,短视频内容丰富,追求短平快,感官刺激。作为产品经理,我也更明白这个一堆团队费劲心思,只为满足人类原始欲望,刺激多巴胺分泌的产品有多么强大的魔力,普通人的意志力又怎么去抗衡呢。
和“毁掉”了一代代人的武侠小说、电视、游戏相比短视频对沉浸式思考的打击是巨大的,我经常也在刷完短视频之后,本能性厌恶冗长的文本,很难进入深度思考。
当然短视频是无罪的,它只是一种消遣方式,我也很感激它陪伴我的通勤和马桶时光,我想表达的是日常生活中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有些跑题了,把目光放回到历史卷子的复盘,既然如此,只能多刷选择题去寻找题感了。我又教了一些考试法,比如说法绝对的选项要慎重、时间足够不确定的选项都要翻书确认、问答题根据分值分点作答等等,希望能弥补文本理解能力弱带来的影响。
再经过不断的刷题训练,历史成绩终于有了提高,在中考前已经能稳定在40-45之间了。
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我曾经做过家教的兼职,得到的反馈是我是一个比较耐心,脾气温和的老师,我也考取了教师资格证,我认为自己也有科学的教育观念,可我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陪学的过程中还是忍不住羞辱和谩骂呢?
一次数学抽测中,我查出了我妹几乎所有的大题都不写过程,用错误的过程也能写出正确的结果,能写出正确的答案却说不出解题思路,前天才讲并订正的中档题,却又不会做了。
我明白这是赤裸裸的敷衍,态度极其不认真,这比成绩提不上去问题严重的多,距离中考只有80多天了,想到我付出的时间换来这般结果,我愤怒非常,忍不住痛骂了她一顿,把她骂的痛哭流涕。
我们大吵一架后,我回屋依旧气焰难平。良久,门外递进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不应该羞辱、诅咒她,这很伤她的自尊,应该就事论事说问题,她也愿意承认错误,希望我能继续帮助她。
看完这张纸条,宛若被冷水浇头,一时间透体冰凉。读书的时候,和父母难免少不了争吵,我经常有一个念头:如果我以后教育孩子,我一定和他好好讲道理,进行平等沟通,而不是一味争吵指责。
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平时没事喜欢吹牛逼,但他有一句话说的很实在:你们这些学生未来长大后,男生会越来越像你的父亲,女生会越来越像你的母亲。对于我来说,父母的一些特质在我身上得到了结合,有的发扬光大,有的却变本加厉。
是啊,我忘记了来时的路,大多数的人年少时都会有和我类似的想法,在走向社会后,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再加上身份的转变,对孩子又有一番殷切希望,忘记了最初作为孩童的体感。
家教的时候可以耐心温柔,是因为我只要对过程负责,尽力上好课,无愧于心就好了,坦白说学生未来发展怎么样,我都并不是很关心。但当你要为结果负责,拼尽全力,去考上一个高中的时候,这个过程对于陪学和学习的人都一样痛苦,个中滋味可能要成为为人父母才能感受,我也只是体会到一小部分罢了。
陪学是一个消耗情绪的工作,我感觉比我上班痛苦多了,在这过程中我无限共情那些全职妈妈的付出,她们的付出无法被金钱量化,但这并不是忽视她们努力的理由。
同样地,以上也不应该是我歇斯底里的理由,因为这并不能带来什么帮助,还会带来负面影响。曾经准备教资时候学到的知识又浮现上心头,它们不再只作为应试知识存在,而是与现实有了连接。除此之外,我还在闲暇的时候看了几本教育心理学的书籍,试图加以运用,我相信科学,也不愿再背弃科学。
这次的经历给了我极深的印象,像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样时刻悬在头上,提醒我教育中就事论事批评,指出错误,而不是羞辱、谩骂,这是我在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
在被教育者转向教育者之后,我也有了新的体悟,孔子和学生们三言两语,师生便能各自领会,且彼此相宜就像童话故事一般朦胧。这种浪漫式的教学活动,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有极高的要求,我等凡夫俗子,对于教育,唯时间与金钱佐之以心血耳。
拜遍漫天神佛够不够
后期我妹的复习也逐步走向正轨,她在外面租了一个自习室,我也只是定期看一下最近的成绩单,指导一下方法,最后的一模和二模成绩已经考到520分了,距离普高线只有一步之遥。
总是念叨的中考到来的时候,好像对我妹没啥特别的影响,在我科普完考前一晚可能翻来覆去睡不着之后,她倒头就睡,主打的就是一个心态良好。
反倒是出分那天,她倒是紧张异常,一大早拉着我从寺庙的前殿拜到后殿,我和她打趣道:你把漫天神佛都拜遍了,也报了自己的准考证号,这次说不定压线上高中了。
但其实我们都没底,中考成绩的出分方式很惊悚,是不定时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可能你正玩着手机,就直面分数了,这搞得我们都没有玩手机的心思。
等的无聊,我开玩笑说以前抽卡的时候会放好运来当bgm,你也可以试试看。这手机里刚唱第一句,成绩就出来了,562分,我确认了一下不是526分,我再看了一下历史,考了48分。
即使分数线还没出来,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有高中上了,相比于她同学群同样考560多分同学的唉声叹气,我们的欢欣雀跃显得有些突兀了。最初其实就想上个高中罢了,这次超常发挥已经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已经足够让人满足了,也不枉我用打游戏和看电视剧的时间来陪学。
拜遍漫天神佛够不够?或许得取决于平日里烧了多少柱香,我们这次算是烧足了。
择校是结束亦是开始
我初升高的时候是签了协议,填志愿就走了流程,没想到高中择校居然这么繁琐。我们开车去了好几个目标学校,招生老师都一脸高深莫测地说你可以冲一冲试试,这其间家长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好像人人都是学校老师的亲戚朋友,各种假消息满天飞。
其实我们选择的余地不多,这个分数基本是压四星高中线,属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人总是很贪心的生物,前几天想着有高中上就行,现在想着如何上四星级学校。
有的学校希望招到更好的生源,会把预估分数报的稍微高一点,有的老师希望大家都来报自己的学校,会故意把分数报的低一点。后者比前者更致命,我们能做的只有大量收集信息,避免被带进沟里。
参考了历年的排名,在冲、稳、保的指导思想下,我们把志愿填完了,接下来又是漫长的等待。
幸运女神又站在了我们这边,最后的结果是我们上了四星级的高中,为初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当我还没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妹又紧接着要去上一个封闭式的衔接补习班了,我躺在床上正在睡懒觉,她拖着行李箱和我告别。
我脑子里昏昏沉沉间,闪过一道灵光,脱口而出:
“你当年小升初也是对未来充满目标和期待,希望你别忘了来时的路。”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