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小时候心情不好,老爹总会给我递几张花花绿绿的票子让我去吃肯德基。去肯德基必然是点儿童套餐,因为送玩具,当我把劲脆鸡腿堡往嘴里塞的时候,那种无以言喻的满足感充斥着我的全身,什么烦心事都抛却脑后了。
学车的时候科目二考了四次,每次大早上都要到很远的考场,然后排一天的队。考试失败后我会钻进旁边的麦当劳,点一份麦乐鸡桶,打开B站就着下饭视频,吃一下午。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越来越难以满足,但简简单单的炸鸡汉堡带来的快乐仍能陪伴我战胜生命中的那些痛苦时光,如果一顿不够,两顿可能就好。
互联网行业偶尔加班实属正常,既然出来已经很晚了,也就不急着回家去了。坐地铁到新街口站,15号出口外再经过一个地下通道,就来到了明瓦廊,我的解压天堂。
Burger shop的店面比较小,门头上也只有一个汉堡的标识,不仔细看容易找不到。因为空间狭小,排队点单摩肩擦踵还要等好久,这对于猪瘾犯了的我无疑是种折磨,不过后来我就摸索出了经验,点完单之后我就直接来到隔壁的生蚝店,点一盘乳山生蚝。
相比于蒜蓉烤生蚝,我更喜欢高压锅蒸,而且不要放任何佐料,因为我认为后者原汁原味,更贴近海洋的味道。闹市区的烧烤生鲜最大的好处是新鲜,缘于人流量庞大,不会有囤积货,我在明瓦廊吃了无数次生蚝都没有拉过肚子,关于这点我还是比较放心的。
一般生蚝烤好后,汉堡也制作完毕了,在等候出餐的这段时间,可以欣赏旁边的照片墙,可能是为了突出美式汉堡的正宗,绝大多数的照片都是外国人的。美式街头和汉堡的元素被点缀在墙的周围,透着一股潇洒和颓废的感觉,除了挤了一点,用餐氛围还是相当可以的。

店里只有三个座位,呈阶梯状发布,还有一个需要爬上去的高位,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会坐在最高的地方,惬意地把脚翘到对面座位上(垫个袋子),看着下方人来人往。

L.A街头牛肉汉堡配上一大盘粗薯是我的最爱,当然也少不了一大听可口可乐。这时候我会安安静静处理我的食物,掀开面包片,带着手套将生蚝肉取出,放置在牛肉饼上,再把生菜和酸黄瓜平铺在上面,合上面包片,王氏汉堡就诞生了。
这种吃法能让生蚝的鲜味和汁水与汉堡本身融为一体,让味道更有层次感,我筛选了鱿鱼须,羊肉串,腰花等一系列添加物,最终敲定了生蚝这一汉堡搭档,实属经验之谈。

吃汉堡没什么特殊的注意事项,除了要大口吃,最好在五口之内解决掉一个汉堡,小口咀嚼是丧失灵魂的表现,在我看来牛嚼牡丹式的吃法是对汉堡这种快餐食品的最大尊重。
吃薯条的时候请务必保证每一根薯条都被蘸了番茄酱,薯条之间生而平等,他们不该被区别对待,每次我做这件事情的时候都充满仪式感。
餐毕,把手指缝间擦拭干净,再猛嘬一口可乐,打一个饱嗝,压力也随之烟消云散。
评论 (0)